中秋月夜,香港銅鑼灣的大坑地區(qū)人聲鼎沸,幾條街巷邊擠滿市民和游客,他們?yōu)榱艘欢靡驯涣腥雵曳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舞火龍”。這項民俗活動橫跨望月之夜,一連3日熱鬧登場。
入夜后,跟隨喧鬧的鼓聲便可尋到“舞火龍”的現(xiàn)場。晚8時許,由31節(jié)的火龍已經(jīng)亮相街頭,它用珍珠草扎成的,綿延將近70米;瘕堥_光后,龍眼閃閃發(fā)亮,龍身插滿密密麻麻長壽香。
火龍雙眼由手電筒制成,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沙田柚。舞龍時,整條龍身上火紅的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十分可觀。火龍追著火球,沿著街道奔騰,仿佛騰云駕霧。
舞龍者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不怕煙熏,忍住煙火的灼熱,熱血沸騰地輪流舞動火龍,穿梭于安庶庇街、綄紗街等大坑的街巷。中秋夜晚10時許,火龍不僅沖出大坑,還舞動到維多利亞公園,在中秋彩燈會上展示百年火龍。
在火龍行走的街旁,大批的攝影愛好者們架著云梯,長槍短炮齊備,前來攝錄這一傳統(tǒng)盛事;許多爸爸媽媽也帶同小朋友前來,感受熱鬧氣氛。
不少外國游客也慕名而來,一位英國女孩對記者說:“這讓我印象很深刻,我想火龍一定很重,很多人圍著、舉著它,輪番交換舞龍位置!
的確,雖然是用草扎成的火龍,重量則達到850公斤,需要300位大漢輪流舞動才能完成3個小時的舞火龍。
根據(jù)香港民政事務局提供的資料,舞火龍的傳統(tǒng)源自清光緒年間銅鑼灣大坑的一場瘟疫,當時居民為求消災解困,以珍珠草織成長龍,并在龍身插滿線香,連續(xù)三晚燒鞭炮、舞火龍,之后災禍真的絕跡。自此,這項活動世代傳承,成為每年中秋的特色民俗。
舞火龍總指揮陳德輝則對這項傳統(tǒng)給出更合理的科學解釋:“舞火龍結(jié)束后,爆竹中的硫磺、白藥、長壽香的煙,就蒸熏了整個大坑區(qū),所以舞過之后呢,大家都平安大吉!
陳德輝舞火龍已有50多年。他說,舞火龍可以將不潔的東西吸走,更重要的是凝聚和聯(lián)系區(qū)內(nèi)人士。而近年區(qū)內(nèi)舊樓都漸漸變成私人樓宇,有不少老街坊都搬離甚至移民海外,但仍每年回來參與,更有15至16歲的青少年不斷加入舞龍行列。
主辦的大坑坊眾福利會每年都寄信給新搬來的家庭,呼吁有興趣的青少年參與,報名相當踴躍。陳德輝毫不擔心這項傳統(tǒng)會失傳,正尋找對舞火龍有熱誠青年作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