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陳振聰遭香港稅局追討3.4億元稅款,去年中獲判可暫緩繳稅。稅局不服提出上訴,案件昨在上訴庭聆訊,稅局指把評稅通知書郵寄發(fā)出即已完成其責任,但陳振聰一方卻指稅局“郵寄發(fā)出”并不足夠,稅局必須確保納稅人“實際收到”通知書。
[香港公司查詢]上訴庭3位法官實時“連珠發(fā)炮”反擊陳振聰一方稱:“如果納稅人收到通知書后實時棄掉,或指示家傭棄置,又或者通知書被狗只食掉又如何,豈不是要稅局額外加重工作!3位法官并表示須時考慮,押后書面裁決。
據(jù)悉,陳振聰至今尚未依從法庭的指令,于本月23日或之前,向法庭及龔如心臨時遺產(chǎn)管理人披露名下逾10萬元的資產(chǎn)詳情,而陳振聰亦須于3月1日繳付臨時遺產(chǎn)管理人1.3億元的一半訟費,即6,500萬元,陳振聰一方亦已向法庭申請延后支付,該延后申請已訂于本周五公開聆訊。
代表稅局的資深大狀黃繼明指,根據(jù)《稅務(wù)條例》第58(2)及(3)條,稅局可將通知書交納稅人,或以郵遞等寄往其最后為人所知的通訊地址等,除非有相反證明,否則,當納稅人已收通知書,不能以收不到通知書為由,申請延長反對期限。黃指稅局早于2009年10月21日首次發(fā)出評稅通知書后,再于去年1月22日及2月10日把通知書正本派遞至高李葉律師行,其中一封更是掛號信,獲得律師行蓋上收妥通知書的印章。稅局其后于3月及4月間再寄出3至4封信件,表明陳振聰未有繳稅等。
黃繼明表示根據(jù)稅務(wù)條例,[注冊美國公司美國公司注冊]稅局僅須將評稅通知書郵遞寄出便可,稅局絕無責任確保納稅人實際收到,且稅局每年發(fā)出逾300萬封評稅通知書,又怎能確保每位納稅人實際收妥,相反納稅人在某段時間若未收到評稅通知書,應(yīng)有責任主動向稅局查詢。事實上陳振聰聲稱從沒有收到通知書,但卻未能提出證據(jù)支持所說,所以稅局局長在一個法定期限未收到對方提出反對評稅結(jié)果,乃拒絕考慮延長反對期限是合理的決定。
黃續(xù)稱陳振聰于2004年最后一份填寫的報稅表中,沒有列出要更改通訊地址,而高李葉律師行是陳振聰一貫使用的通訊地址,稅局把評稅通知書郵寄至該律師行并無不當,況且去年2月的通知書更以掛號形式寄出,得到律師行的收妥蓋印,稅局有充分理據(jù)推論律師行已將所有信件轉(zhuǎn)交陳振聰。
但陳振聰?shù)拇碣Y深大律師戴啟思則反駁指稅務(wù)條例中列出稅局將通知書“交納稅人”,即等同要納稅人“實際收到”評稅通知書,既然陳振聰未能收到通知書,又怎能在通知書上作出更改通知書的責任。上訴庭3位法官張澤佑、夏正民及林文瀚表示須時考慮,押后書面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