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放棄選擇在香港上市,但尚未決定其他上市地點。”阿里巴巴IPO放棄香港的消息傳來后,電話另外一頭的某阿里高層對上證報記者的提問顯然已有格式回答。但接近該IPO項目的另外一位阿里巴巴人士對此分析稱,[香港注冊公司]目前工作重心已經轉往赴美上市,“但也不排除出現其他上市地點的可能性”。
對此,港交所發(fā)言人接受記者查詢時表示,這屬于個別公司本身的決定,且阿里并未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表格,因此不對該事評論。這意味著阿里巴巴與港交所上市前的隔空喊話就此告一段落,雙方正式宣告未來沒有可能合作,而阿里巴巴失去了這一次上市窗口,延遲至明年上市成為大概率事件。據悉,阿里巴巴已委聘美國的律師事務所展開在當地進行IPO的工作。
邁不過去的“臺階”
此前本報報道稱,其實阿里和港交所雙方或許現在只是需要一個臺階,阿里也已經做好了邁不過這個臺階的準備,現在看來一語成讖。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微博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阿里巴巴上市對任何一個交易所來說都是“一筆大生意”,但可以看出香港市場是一個“講規(guī)矩、守規(guī)則”的地方,這也正是香港市場的魅力之一。
上述長期研究阿里巴巴的一位香港分析師認為,此次阿里與港交所分道揚鑣既有制度沖突又有“文化”的不同,阿里拋出的[注冊美國公司]“合伙人制度”成為折戟港交所的“阿喀琉斯之踵”。為了力挺阿里巴巴順利在預計的時間內赴港成功上市,阿里巴巴的兩大重要股東軟銀和雅虎先后表態(tài)力挺阿里“合伙人制”。
此次上市的“按鈕操縱者”馬云將“合伙人制度”更是拔高到一種文化和意識層面,表態(tài)稱“我們不在乎在哪里上市,但我們在乎我們上市的地方,必須支持這種開放,創(chuàng)新,承擔責任和推崇長期發(fā)展的文化。”
但顯然香港人經過比較長時間的討論和爭議后對此事的關注點不是所謂“文化”,而是對于“同股同權”制度更為實際的維護。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10月9日在立法會上回應稱,為了保障投資者必須堅持同股同權的原則,香港上市規(guī)則規(guī)定不能設有雙重股權。
阿里巴巴的“委屈”
有意見認為,港交所應修改上市規(guī)則,以接納這家“巨無霸”的登陸,香港特區(qū)政府應卸除港交所審批新股上市申請的職能,對于新股上市時可采用的各種股權結構應咨詢公眾。
但陳家強指出,阿里巴巴來港上市對推動香港多元化金融市場 發(fā)展的確重要。為了保持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中國內地首選集資中心的地位,香港特區(qū)政府也應該根據不斷改變的市場需要和國際趨勢,不時“檢討”有關上市事宜的監(jiān)管制度。
但目前由港交所、香港證監(jiān)會和港府組成的三重監(jiān)管制度運行良好,目前的監(jiān)管機制已能夠平衡有關沖突,因此監(jiān)管部門無意改變港交所上市審批職能。港交所也未計劃就新股上市時采取不同股權的建議展開公眾咨詢。
阿里巴巴對此言語中透露出不解和委屈并于次日宣告中止了赴港上市的[美國公司注冊]“A計劃”。阿里巴巴集團新聞發(fā)言人10月10日表示,阿里一直歡迎討論“合伙人制度”這一機制創(chuàng)新。阿里巴巴沒有遞交過正式申請,沒有要求過AB雙重股權結構,沒有挑戰(zhàn)香港市場所奉行的“同股同權”標準。但在沒有認真的傾聽阿里巴巴的真實需求前提下,就對不存在的事實和傳言進行討論,并由此得出“結論”,我們對此表示遺憾。因此集團作出上述決定。
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尚未就最終上市地點做出選擇,但陸兆禧拋出的表態(tài)則意味著,雙方已經道不相同徹底分道揚鑣。接近阿里高層的一位知情人士評價認為,“這也體現了馬云強硬的一面”。